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程公许的《喜雨歌》 全文: 去年堰决秋雨霪,南亩粒米如黄金。 县只道岁中熟,轮租归家雷隐腹。 老翁戒儿力锄耰,忍饥少待明年秋。 那知六月又不雨,二江之流几龃龉。 揵石震撼渠欲枯天远不闻人号呼。 皇华使者民司命,肠日九回恐民病。 斋居蔬食勤笺天,灌口牲幣加明蠲。 燎烟升空忽黮{上雨下对},须臾六合泽滂沛。 连宵簷响未渠休,沟胜泫泫膏孔流。 疲氓弹指拜公刚,枵肠便觉有生意。 边城十年戢干戈,邻焰逼我将奈何。 可忪十室九垂罄,仓卒军需何以应。 人情但知东苟偷,便须熟为根本谋。 察公忧民意恳恳,定知忧国虑深远。
参考注释边城 临近边界的城市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奈何(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