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鲍照的《代贫贱苦愁行》 全文: 湮没虽死悲。 贫苦即生剧。 长叹至天晓。 愁苦穷日夕。 盛颜当少歇。 鬓发先老白。 亲友四面绝。 朋知断三益。 空庭惭树萱。 药饵愧过客。 贫年忘日时。 黯颜就人惜。 俄顷不相酬。 恧怩面已赤。 或以一金恨。 便成百年隙。 心为千条计。 事未见一获。 运圮津涂塞。 遂转死沟洫。 以此穷百年。 不如还窀穸。
参考注释一金(1).古代钱币数量名称。二十两或一斤为一金。后亦用以称银一两。《战国策·齐策一》“ 公孙閈 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市卜於市” 汉 高诱 注:“二十两为一金。”《史记·平准书》“一黄金一斤” 司马贞 索隐引 臣瓒 云:“ 秦 以一鎰为一金, 汉 以一斤为一金。”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一金》:“今人行文以白金一两为一金,盖随世俗用银以两计,古人一金则非一两也。” (2).指少量钱财。 南朝 宋 鲍照 《代贫贱苦愁行》:“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晋书·顾荣传》:“官无一金之费,人无终朝之劳。” 宋 杨万里 《心学论一·诗论》:“今夫童子誑其西邻之童,而夺之一金,不怍也。” (3).指一种合金。《关尹子·四符》:“譬如金为之物,可合异金而鎔为一金。”《景德传灯录·宗密禅师》:“鎔缾盘釵釧为一金。” (4).谓敲锣一声。金,指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不争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