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克庄的《志仁监薄示五言十五韵夸徐潭之胜次韵一首》 全文: 岚翠屏环墅,溪光炼抹坤。 尚书华栋改,先辈钓矶存。 久卧漳滨疾,谁招楚泽魂。 昔惭葵卫足,今喜叶归根。 自志台卿墓,休争谢传墩。 牧慵贪草暖,鸟急怕林昏。 时许樵分席,何烦客扫门。 早嫌皮袋臭,晚悟髑髅尊。 童子便高枕,偷儿瞰短垣。 岁寒始知柏,劫火不焚璠。 恩未忘簪履,衰难恋厩轩。 抽身脱胶扰,掩耳避啾喧。 联句那无藉,藏书幸有繁。 故交频暖热,新贵断寒暄。 篱落多疏阙,犹须折柳樊。
参考注释岁寒 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余捉蟋蟀,汝奋臂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劫火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 张乔 《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 宋 李纲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 清 龚自珍 《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 康 昭 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清 纳兰性德 《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 龙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