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山田》 全文: 山田不愁旱,恒有阵雨过。 山田不愁涝,就下流溪河。 蒙古佃贫民,种田得租多。 即渐罢游牧,相将艺黍禾。 黍禾日以好,牛马日以少。 是云务近利,而或失本道。 本道云何如,毳帐羊裘居。 射生善驰马,乳酒相欢娱。 试问百年前,流民到此无。 流民今到此,或亦资生理。 凡兹率土滨,孰非我赤子。 养恬在随宜,不督翻为喜。
参考注释近利(1).逐利;贪利。《易·说卦》:“﹝巽卦﹞其於人也,为寡髮,为广顙,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 孔颖达 疏:“为近利,取其躁人之情多近於利也。”《韩非子·亡徵》:“饕贪而无饜,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清 邵廷采 《五世行略上》:“利不可近,近利则商贾心。” (2).眼前利益。 明 方孝孺 《赠林公辅序》:“不安於小成,不诱於近利,而就乎远者、大者,吾与 公辅 志也。” 朱自清 《子夜》:“ 荪甫 的姊丈 杜竹斋 便是一个,而且是胆子最小最贪近利的一个。” 而或 有时候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本道(1).正道。指本根之道。《京氏易传·蛊》:“蛊适六爻,阴阳上下,本道存也。” (2).以道为根本。 晋 孙楚 《庄周赞》:“本道根贞,归于大顺。” (3).本地道府。道,古代行政区划名。 唐 白行简 《李娃传》:“有灵芝产于倚庐,一穗三秀,本道上闻。”《新唐书·李吉甫传》:“州刺史不得擅见本道使。”《宋史·礼志二七》:“国朝之制,有於私第册之者,有於本道册之者。” (4).谓正派、本分。 克非 《春潮急》一:“这天上午, 太平镇 场口外的桥楼底下,站着两个老实本道的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