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遣兴放言》 全文: 一言而喜一言怒,斯人未与道为俱。 无端而忧无端乐,斯人未与天为徒。 赵北水灾洛南熟,一时披览邮传书。 喜在彼兮忧在此,俄顷意改何居乎。 况乃昨近望晴切,偶见云缕生嗟吁。 金风奏爽清晖悬,对景不觉双眉舒。 安能长得双眉舒,乐天下之乐者忧天下之忧。 呜呼此忧兮孰能解予。
参考注释无端(1) 没来由;没道理 无端滋事 (2) 品性不端正 无端贱婢 (3) 没有尽头 斯人(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与天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 韦昭 注:“与天,法天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 尹知章 注:“能持满者,则与天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持满者与天。” 司马贞 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