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留京王大臣等奏雨旸应时诗以志慰》 全文: 麦收以后雨旸时,高下田苗莫不滋。 隔数日常逢渥澍,沾优膏便放晴曦。 岩关内外曾无异,京国东西亦若斯。 屈指秋成月馀近,敢因庆慰懈虔寅。
参考注释内外 在数量或时间上接近精确地;大约;近似 五十年内外 无异 没有差异;相同 在争论中又翻老账,无异于火上加油 京国京城;国都。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我公实嘉,表扬京国。” 唐 牟融 《赠韩翃》诗:“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荆。” 明 高明 《琵琶记·听女迎亲》:“若是到京国,相逢处,做箇好筵席。” 东西(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若斯如此。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苟可贵其若斯,孰亦有云而不珍。”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飘颻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