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濠原路中》 全文: 长亭短亭三复五,总是儿时行底路。 尚忆天寒日小黄,先君前行我后顾。 如今悲不为涂穷,病雁孤飞失老鸿。 三年闭户松风里,行路又还从此始。
参考注释长亭短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为饯别处。也指旅程遥远。三复犹言三遍。《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读书不过三復,终身不忘。” 谓反复诵读。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序:“三復来貺,欲罢不能。” 唐 李白 《任城寺大钟铭》:“天书褒荣,辉之简牘,稽首三復,子孙其传。” 金 宇文虚中 《姑苏滕惇礼榜所居阁曰斋心》诗:“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復《南华》第四篇。” 董*必*武 《我国抗战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两句古语,值得政府当局三复的。”参见“ 三復白圭 ”。 总是 永远地;无例外地 儿时 童年 谈及儿时故乡的景物,如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