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命嵇璜萨载往徐州勘应添石工诗以志事》 全文: 徐城经三临,无非民务急。 土工及石工,次第筹详悉。 凡缓可待者,拟翠华重出。 其工在城西,石堤于彼毕。 欲接至韩山,条石易一律。 庶可恃无恐,黎民安井邑。 前岁秋异涨,徐城危岌岌。 上游决仪封,此幸保无失。 是不可再缓,前议应循缉。 独是陆程遥,来往百六十。 众应万骑随,已亦七旬及。 因之罢亲莅,惭非励无逸。 而斯事体大,部臣家声习。 督臣夙治河,情形审所必。 同往试经营,复命重斟挹。 费帑岂所靳,安澜吁永翕。
参考注释安澜(1).水波平静。比喻太平。《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 李善 注:“澜,水波也,安澜,以喻太平。”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帅阃宾贤》:“用之将帅,必能扶弱鼎于安澜;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于袵席。” 清 梁清标 《送张伯珩同年按蜀》诗:“按部诸侯争负弩,洗兵 三峡 见安澜。”福州评话《老渔翁歼敌记》:“红旗飘飘河山壮丽,渔乡繁盛海国安澜。” (2).谓使河流安稳不泛滥。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将来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专主安澜,漕专主海运而后定。”《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筑土坝,保固隄根,频岁安澜,已著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