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五迈的《有客一首寄温陵史君赵侍郎涯》 全文: 有客室自泉,为我出嘉话。 泉得赵史君,谁人不称快。 天生冰玉姿,系出龟琴派。 标峻埒昭回,气清融沆瀣。 方在谏省时,明绅推鲠介。 及膺承宣命,未到心解。 真李报政后,纪纲日大坏。 有坐泉山堂,不守盂水戒。 户庭交贾胡,宝货通买卖。 继者廉而慈,卧疴力衰惫。 暴吏恃饕官,诛求及菅蒯。 大姓及细民,怨仇眦睚。 我公方下车,当食辄兴谓。 寮必爱贪泉,争饮淡怪。 予将辈元结,谁肯伍樊哙。 职曹与舶属,时号大驵侩。 两疏劾四凶,人喜如爬疥。 州胥富盖藏,至则击以械。 曰此其渠魁,岂止为罥絓。 县官庇黠胥,期限稍宽解。 山判吁可惊,即日命追解。 惟仁必有勇,勇去禾中稗。 良善苦势家,至则行决决。 府史例橐奸,今仍听自败。 无欲始能刚,拔园中薤。 我起胆四方,风涛极澎湃。 砥柱设无人,沦胥靡所届。 理欲差毫芒,公私分限界。 公坚硬脊梁,浮荣等草芥。 出处民戚休,行藏道隆杀。 授公以师旄,一路息彫瘵。 位公以中书,举世警矇聩。 宇宙倘若清明,行有大除拜。 作歌者休人,江猜生迈。
参考注释大姓(1) 指世家大族 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明史·海瑞传》 (2) 人多的姓,如张、李、王等 (3) 在某范围内人数最多、势力最大的家族 细民 小民;老百姓 怨仇(1).怨恨仇视。《史记·大宛列传》:“皆言 匈奴 破 月氏王 ,以其头为饮器, 月氏 遁逃而常怨仇 匈奴 。”《<艾青诗选>自序》:“我要迎接更高的赞扬,更大的毁谤,更不可解的怨仇,和更致命的打击。” (2).指所怨恨仇视的人。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陛下已为天子,而所封皆 萧 曹 故人,所诛皆平生怨仇。”《后汉书·梁冀传》:“ 冀 即遣人於道刺杀 放 。而恐 商 知之,乃推疑於 放 之怨仇。”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臣之所惧者,讥刺既众,怨仇实多,必将詆臣以深文,中臣以危法。” 眦睚 怒目而视,借指仇怨 以眦睚杀之。——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