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杂诗二首·其一》 全文: 世路多窘迫,旷然同众趋。 发步未成矩,榛棘已盈涂。 行人笑蹩躠,自顾益踌躇。 暂得美荫息,似欲忘其躯。 岂敢厌纷浊,颇能遂疏愚。 乃知佩明月,不如服草珠。 虽有万金鼎,所安在陶盂。 至德贵愔翳,皂白始兴诛。 珍重广成诀,静看鸡与凫。
参考注释岂敢(1) 怎么敢;不敢。表示谦逊或讥讽的意思 我岂敢单独行动 (2) 怎敢 他岂敢欺骗她 (3) 我不值得如此称赞。谦辞 岂敢,岂敢! 纷浊紊乱混浊。《文选·王粲<登楼赋>》:“遭纷浊而迁逝兮,漫踰纪以迄今。” 李善 注:“纷浊,喻代乱也。” 晋 傅咸 《仪凤赋》:“秽惟尘之纷浊兮,患俗网之易婴。” 梁启超 《灭国新法*论》:“其各国之政府官吏,岂不日言文明、日言和亲以与 埃 廷相往来者哉,而何以孳孳焉、恳恳焉、献甘言、行重赂,务送其巨万货财於纷浊不可知之地?此实在旧法灭国时代百思而不得其解者也。” 疏愚亦作“疎愚”。粗疏笨拙;懒散愚昧。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况 稹 早岁而孤,资性疎愚。” 唐 方干 《偶作》诗:“若於巖洞求伦类,今古疏愚似我多。” 宋 苏轼 《谢赐对衣金带马表》之一:“伏念臣少而拙訥,老益疎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