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元肇的《二虫诗》 全文: 蛛螫包祸心,满腹皆素丝。 补缀曾无功,贪伤不知疲。 谁云禁网密,施设近茅茨。 旦暮待游蚋,所得亦已卑。 蝎虎誇捷巧,缘壁行跂跂。 蛜蝛青蝇辈,苦遭暗中窥。 失身在蛛网,竟日秋檐垂。 蛛犹惧蝎绐,睥睨不敢为。 蛛网既已裂,蝎命不亦危。 嗟哉复嗟哉,诚大黠小痴。 纷纷事争夺,复何异于斯。 我闵为解粘,蝎去何所知。 但令嬉饱日,莫忘倒县时。 感彼两物情,成此一篇诗。
参考注释蛛网 蜘蛛所织成的丝网,系由腹部腺体分泌粘液,通过纺织器小孔排出,暴露在空气中变硬 既已(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不亦 副词,表示委婉的反问,用在谓语的前面,句末有语气词同它配合 吾射不亦精乎?——宋·欧阳修《归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