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陜甘总督李侍尧奏报秋收七分有馀并秋雨情形诗以志事》 全文: 甘省春夏间,今年雨频暨。 以此命详察,乃尽悉积弊。 宁滥毋或遗,原期民受惠。 剥民入私橐,滥乃至鬻吏。 方伯如坐尸,上下通一气。 斯而不抵法,君诚若旒缀。 然恐觊觎者,错会吾之意。 谓吾或靳赈,重增吾之罪。 既令而复申,三五已不啻。 即以甘省言,偏灾仍命恤。 今接报秋收,七分荷天赐。 市集粮价平,吾民或少济。 贪官何处无,捐监大奇蔽。 侵帑复剥民,岂有不招戾。 积弊一以清,召和理应致。 三釜遍阎闾,阅奏心诚慰。 历久被人欺,是吾之过事。 观过可知仁,自解兼明志。
参考注释不抵(1).方言。不中用,不顶事。 康濯 《我的两家房东》:“多捞上两颗吧,也是个不抵!” (2).不及,比不上。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三二回:“别吹牛,谁不抵你放哨,一个狼就吓得尿到裤裆里。”《扬州评话选·杨香武一盗九龙杯》:“这种酒我看不吃倒好,不抵在家里自如,首先坐就不敢满坐,只能占一个屁股头。” 诚若至诚和顺。《礼记·礼器》:“君子之於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 郑玄 注:“若,顺也。” 孔颖达 疏:“至诚和顺。” 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附赘。 唐 杜甫 《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 仇兆鳌 注:“《诗》:‘为下国缀旒。’注:‘缀,结也;旒,旗之垂者。言天子为诸侯所繫属,如旗之縿为旒所缀也。’《公羊传》:‘君若缀旒然。’ 刘琨 《劝进表》:‘国家之危,有若缀旒。’”按:《公羊传·襄公十六年》作“君若赘旒然”。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本原既得,不独《蓉渡》为糟粕,即《乌丝》《载酒》亦成旒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