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杂言》 全文: 行过高原处,揽辔问农父。 云不雨无妨,其意似资雨。 曾未数里遥,下隰多湿所。 农言不雨佳,雨实艰种黍。 以予观大局,麦苗已全吐。 大田亦种齐,雨不雨均可。 所廑在津门,疏涸功半补。 益以雨仍潦,安望春耕举。 迩日颇多风,时复霏塳土。 一幸不雨暂,一惧不雨久。 方寸万虑多,所从竟奚主。 然无非为民,杂言识心苦。
参考注释高原 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块平地 黄土高原 揽辔亦作“擥轡”。1.挽住马韁。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絶无蹊,揽轡止踟蹰。” 唐 张文琮 《蜀道难》诗:“揽轡独长息,方知斯路难。” 宋 王安石 《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诗:“揽轡上层冈,下临百仞濠。” (2).《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文帝 从 霸陵 上,欲西驰下峻阪, 袁盎 骑,并车擥轡,上曰:‘将军怯邪?’ 盎 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高庙、太后何?’上乃止。”按,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作“揽轡”。后用为谏止君王履险的典故。 (3).见“ 揽轡澄清 ”。 农父1.古官名。司徒的尊称。 2.农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