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题宋版千家注杜工部诗史》 全文: 昌黎祗许仲尼师,吾亦云然于杜诗。 注萃千家谓多彼,品高万古孰同其。 一生惟是忠孝耳,小德何妨出入之。 秋兴八章重背读,又同此老坐移时。
参考注释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 郑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 小德德行节操之小者。《论语·子张》:“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邢昺 疏:“大德之人,谓上贤也。所行皆不越法则也;小有德者,谓次贤之人,不能不踰法,有时踰法而出,旋能入守其法,不责其备,故曰可也。”《礼记·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郑玄 注:“小德川流,浸润萌芽,喻诸侯也;大德敦化,厚生万物,喻天子也。” 朱熹 集注:“小德者,全体之分;大德者,万殊之本。”《宋书·礼志四》:“自 汉 兴已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 何妨(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出入 不符之处,差距 有出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