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谢灵运的《登石门最高顶诗》 全文: 晨策寻绝壁。 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 对岭临回溪。 长林罗户穴。 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 密竹使径迷。 来人忘新术。 去子惑故蹊。 活活夕流驶。 噭噭夜猿啼。 沉冥岂别理。 守道自不携。 心契九秋{韩韦=余}。 目翫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 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 共登嘣铺荨 参考注释目翫观察研习。《文选·张衡<东京赋>》:“是以西匠营宫,目翫 阿房 ,规摹踰溢,不度不臧。” 薛综 注:“目,视也;翫,习也。” 三春(1).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汉 班固 《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 李白 《别毡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壶 《斗鹌鹑·踏青》套曲:“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 刘大白 《春尽了》诗:“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个月,暮春。 唐 岑参 《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青木香丛》诗:“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别同馆诸君》诗:“三春红药熏衣上,两度槐黄落砚前。” (3).三个春天,即三年。 晋 陆机 《答贾谧》诗:“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将还京洛》诗:“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原注:“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