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养心殿对雨作(五月初七日)》 全文: 晓晴卓午忽生云,隐隐雷声自远磤。 才觉微凉几点落,忽催急阵乱丝棼。 砖铺平磩潦易积,瓦滑琉璃瀑早闻。 曾未逾时势消散,祗为嗟惜那为欣。
参考注释卓午正午。 唐 李白 《戏赠杜甫》诗:“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二折:“今日时当卓午,家中必然有人寄书信来。”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卓午不受日,当夜不受月与星。” 陈毅 《枣园曲》:“先生雅量多风趣,常巾履萧然酣睡,直过卓午。” 隐隐(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