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九日与方尔止黄心甫邹吁士盛珍示集平山堂送方黄二子赴青州谒周侍郎》 全文: 西风萧萧天雨霜,秋高木落当重阳。 鶗鴂先鸣蕙芳歇,雁门鸿雁来何方。 今我不乐出行迈,西城近对平山堂。 欧公风流已黄土,旧游寂莫风烟苍。 乔木修竹无复在,荒芜断陇栖牛羊。 刘苏到日已陈迹,况复清浅论沧桑。 京江南望流汤汤,北固山高枕铁瓮。 萧公旌旆何飞扬,云龙直北云茫茫。 彭城戏马启高宴,至今边朔传名章。 孤蓬惊沙振丛薄,哀萤蔓草缠雷塘。 从来王霸已如此,牛山何必沾衣裳。 与君并坐但鼓瑟,醉倒聊复呼葛彊。 樽前聚散况难必,羽声变徵何激昂。 明朝送汝望诸泽,欲趁桓公作急装。
参考注释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王霸 王:春秋时周天子为各诸侯国之共主,称王。霸:诸侯国中的盟主,称“霸”。比喻用正义和权力来统治 如此(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牛山山名。在今 山东省 淄博市 。 春秋 时 齐景公 泣 牛山 ,即其地。 三国 魏 曹植 《感节赋》:“唯人生之忽过,若凿石之未燿。慕 牛山 之哀泣,惧 平仲 之我笑。”《晋书·慕容德载记》:“﹝ 慕容德 ﹞北登 社首山 ,东望 鼎足 ,因目 牛山 而嘆曰:‘古无不死!’愴然有终焉之志。” 唐 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诗:“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 何必独霑衣。” 明 何景明 《九日同马君卿登高》诗:“ 牛山 元有恨,休讶泪长流。”参见“ 牛山叹 ”。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衣裳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