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江的《梅花百咏·其四·夜气》 全文: 漏声初动雪初晴,到此看春眼最明。 沆瀣瀼瀼浃肌骨,鸿濛浩浩蓄真精。 风来水面披襟坐,月到檐前索笑行。 夜半倚栏人未睡,银河斗转已三更。
参考注释漏声铜壶滴漏之声。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之四:“有约闻鷄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春眼形容柳叶初生之芽。 唐 杜荀鹤 《江下初秋寓泊》诗:“也知柳欲开春眼,争奈萍无入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