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刘基的《赠柯遂卿一首(并序)》 全文: 雷霆蛰神威,妖蜃跃海滨。 将军战败死,玉帐空无人。 腥涎之所被,蛭螾皆蛇鳞。 天弧不张弦,民情曷由申。 县购亦令典,奉行在明仁。 谁令奸宄徒,并缘逞顽嚚。 俄然齿发躯,化作豺狼身。 剽金既无畏,况复枉平民。 壮哉柯夫子,义气冲九旻。 曳裾公府门,抗论回星辰。 坐令霜雪间,朽骨生阳春。 睨视夸毗儿,精魂散飞尘。 我忽耳闻之,肝胆张轮困。 安得似卿辈,落落千百人。 出应休明时,翊赞皋陶臣。 旌别鸾与枭,再使权衡均。 上天意茫茫,感叹空悲辛。
参考注释县购悬赏征求。《史记·刺客列传》:“此人暴虐吾国相,王县购其名姓千金。” 令典(1).好的典章法度。《左传·宣公十二年》:“ 蔿敖 为宰,择 楚国 之令典。” 杨伯峻 注:“令典谓礼法政令之善者。”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择皇 齐 之令典,致声化於雍熙。” (2).泛指宪章法令。《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自今,其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於令典。” 唐 刘禹锡 《汴州刺史厅壁记》:“凡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 清 载泽 等《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摺》:“宜取各国地方自治制度,择其尤便者,酌订专书,著为令典,尅日颁发,各省督抚,分别照行,限期蕆事。” (3).指美好的典礼、仪式。 宋 秦观 《代贺皇太妃受册表》:“举令典於宫闈,溢欢声於方夏。” (4).指垂范后世的典籍。 汉 荀悦 《<汉纪>序》:“昔 晋 之《乘》、 楚 之《檮杌》、 鲁 之《春秋》、 虞 夏 商 周 之书,其揆一也,皆古之令典,立之则成其法,弃之则坠於地。” 奉行(1) 履行 奉行诺言 (2) 执行 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