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王建的《寻橦歌》 全文: 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橦不比诸馀乐。 重梳短髻下金钿,红帽青巾各一边。 身轻足捷胜男子,绕竿四面争先缘。 习多倚附欹竿滑,上下蹁跹皆著袜。 翻身垂颈欲落地,却住把腰初似歇。 大竿百夫擎不起,袅袅半在青云里。 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 回头但觉人眼见,矜难恐畏天无风。 险中更险何曾失,山鼠悬头猿挂膝。 小垂一手当舞盘,斜惨双蛾看落日。 斯须改变曲解新,贵欲欢他平地人。 散时满面生颜色,行步依前无气力。
参考注释回头(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人眼(1).指能看到自己的人。 明 冯梦龙 《挂枝儿·私窥》:“欲要搂抱你,只为人眼多。”《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三:“到彼市买,必竟与他家管事家人交易往来,等走得路数多,人眼熟了,他每没些疑心。” (2).谓别人眼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穿上时又不曾掖进去,就露了人眼,真是笑话。” 恐畏(1).畏惧。《战国策·秦策一》:“ 犀首 战胜 威王 , 魏 罢弊,恐畏,果献 西河 以外。”《后汉书·刘盆子传》:“ 盆子 时年十五,被髮徒跣,敝衣赭汗,见众,恐畏欲啼。”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箭贯耳》:“诣廷门谢罪则用箭贯耳,以示恐畏,非以意为之也。” (2).犹恐怕。副词。表示估计或担心。《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夜黄》:“鸳鸯逐野鸭,恐畏不成双。” 唐 虞世南 《咏萤》:“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无风(1).没有风。 唐 韩愈 《南山诗》:“无风自飃簸,融液煦柔茂。” (2).草名。薇衔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薇衔》:“按 酈道元 《水经注》云: 魏兴 锡山 多生薇衔草,有风不偃,无风自摇。则吴风亦作无风。”参见“ 无风独摇草 ”。 (3).气象学上指零级风。风速每小时小于1公里,烟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