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谠的《南山》 全文: 天造其山,在贵之阳。 二十四峰,拔地峭刚。 其山维何,如彼玉苍。 宅位于离,火德之祥。 南山何有,有方其岩。 若堂甚夷,若门者三。 穹者圆盖,植者羽参。 石像天成,匪凿匪劖。 陟彼山巅,有洞益奇。 南北户通,千里頫窥。 伊晋之洪,采荣于斯。 丹飞井霤,木润草滋。 昔我太宗,云章下贲。 于皇仁庙,奎文狎至。 岩处有辉,神护孔閟。 丕昭圣朝,声化远暨。 南山不骞,天子万年。 南山不朽,天子万寿。 无量惟寿,与天齐久。 小臣作诗,永飏于后。
参考注释石像石雕的人像。《南史·阮孝绪传》:“末年蔬食断酒,其恒供养石像先有损坏,心欲补之,罄心敬礼,经一昼夜忽然完復。”《法苑珠林》卷二十:“ 宋 世所获二石像,立高七尺,铭其背上,一名 维卫佛 ,二名 迦叶佛 ,莫识年代而字分明,在 吴郡 通玄寺 。” 唐 黄滔 《和王舍人崔补阙题天王寺》:“石像雷霆啟,江沙鼎鼐期。” 巴金 《新生·四月二十日》:“他底声音是很坚定的;他底短小的身躯站在沙发面前,也是很坚定的,仿佛是一座石像。” 天成(1).谓合于自然。《庄子·寓言》:“ 颜成子游 谓 东郭子綦 曰:‘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七年而天成。’” 郭象 注:“无所復为。” 成玄英 疏:“合自然成。” (2).不假人工,自然而成。《宋书·谢灵运传论》:“至於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思至。”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材,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 宋 曾巩 《墨池记》:“ 羲之 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沉宗畸 《题居庸秋望图》诗:“天成隘阻设雄关,九塞古称兹独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