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洋的《我有一双眼赠徐氏倣老徐体仆近与思远赓和颇》 全文: 我有一双眼,光可照明烛。 我有一寸肠,时复潄醽醁。 我有两垂鬓,与君相映绿。 我有一双脚,比君非不足。 眼能别妍丑,肠不虑荣辱。 须鬓每自怜,足力能有遂。 一一将比君,未便遽惭恧。 胡为被君轻,污田对寒玉,君如邀我游,我亦知所以。 朝出任意游,暮归同倒屣。 况此郊野间,远近在一视。 东抵东家田,绕溪六七里。 北向关外行,五里见淮水。 我家园在西,鸣泉到清耳。 南郊野叟村,殷勤种桃李。 大抵浩荡处,潇洒异城市。 春云乍为锦,馀霞忽成绮。 咀啖尽日美。 我亦强自吟,合处粗相似。 醉时所经历,醉后诗在纸。 连粘动成卷,持行不羞耻。 以此不畏君,请君亮肝肺。 晴业拟出游,唤我为君起。
参考注释任意 任随其意,不受约束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归同归于同一。《列子·说符》:“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 鲁迅 《坟·人之历史》:“求心力所以归同,离心力所以趋异。” 倒屣亦作“ 倒屧 ”。1.急于出迎,把鞋倒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时 邕 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 粲 在门,倒屣迎之。 粲 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邕 曰:‘此 王公 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鲁望》诗:“敲门若我访,倒屣欣逢迎。”屣,一本作“ 屧 ”。 元 任昱 《折桂令·同友人联句》曲:“既有当壚,毋劳倒屣,便可投辖。”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吾辈得施为,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门外不须倒屣。” (2).指从坐席上匆忙避开。《西京杂记》卷二:“ 衡 邑人有言《诗》者, 衡 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