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杨维桢的《小临海曲十首》 全文: 日落洞庭波,吴娃荡桨过。 道人吹铁笛,风浪夜来多。 道人铁笛响,半入洞庭山。 天风将一半,吹度白银湾。 仙橘大如斗,浮之过洞庭。 江妃浑未识,唤作楚王萍。 海客报奇事,青天火瓮飞。 明朝雷泽底,新有落星矶。 网得珊瑚树,移栽玛瑙盆。 夜来风雨横,龙气上珠根。 海上双雷岛,浑如滟滪堆。 乖龙拔山脚,飞渡海门来。 潮来神树没,潮归已树青。 云里天妃过,龙旗带雨腥。 客入毛公洞,洞深人不还。 明年探禹穴,相见会稽山。 太液象圆海,金莲夜夜开。 水中万年月,照见昆明灰。 秦峰望东海,云气常飘飘。 桑田明日事,奚用石为桥? 参考注释乖龙传说中的孽龙。 唐 白居易 《偶然》诗之一:“乖龙藏在牛领中,雷击龙来牛枉死。” 宋 黄休復 《茅亭客话》卷五:“世传乖龙者,苦於行雨,而多方窜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之内,及楼阁鴟甍中,须为雷神捕之。” 清 赵翼 《栖贤寺瀑布》诗:“咆勃*起吼声,震破乖龙瞶。” 山脚 亦称“山麓”。山的靠近*平地的地方 飞渡在上空越过。《晋书·杜预传》:“北来诸军,乃飞渡 江 也。” 明 包捷 《吊方正学先生祠》诗:“革除青史人长在,飞渡金川路未明。” 邓中夏 《过洞庭》诗:“莽莽 洞庭湖 ,五日两飞渡。” 海门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