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十二·捕蝗(刺长吏也)》 全文: 毫末弗扎寻斧柯,涓涓弗绝成江河。 由来去害在始萌,尾大不掉将如何。 一蝗能生九十九物类,繁衍惟此为最多。 其甫出也去之犹觉易,及其长翅飞如骤雨,捕之难尽必致伤黍禾。 所以每岁春夏之间,设遇缺雨先慎此,五申三令不厌为谯诃。 幸而年来未致害,岂非绸缪以豫,有司畏法因此勤搜罗。 兴元年间蝗为灾,夺民之食诚哀哉。 捕蝗独有河南吏,以钱买蝗出无计。 想其受价仍利民,何乃为之重劳费。 较之坐视终为差,异哉白傅乃为刺。 若然将终不捕乎,是非殊觉斯倒置。 况乎秉畀炎火小雅云,姚崇遣使曾殷勤。 若云善政能驱蝗,吾惟半信半谓其荒唐,及至吞蝗感以诚。 吾惟尽力除害于其始,一之为甚而不能,再为矫情之沽名。
参考注释尽力 竭尽全力 尽力相助 一之为甚见“ 一之谓甚 ”。 不能(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矫情(1) 掩饰真情 王允矫情曲意,每相承附。——《后汉书·王允传》 (2) 故意违反常情 沽名猎取名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硜硜有类沽名者,然而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 唐 聂夷中 《胡无人行》:“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清史稿·仁宗纪》:“二十三年戊寅春正月戊申,特詔 松筠 勿沽名市惠,以保桑榆。”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惊服之下,率尔宣扬,这其实还是当初沽名的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