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月夜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安石 |
释义 | 月夜二首原文山泉堕清陂,陂月临静路。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 埭口哆陂阴,要予水西去。 呼僮拥草垡,复使东南注。 诗词问答问:月夜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参考注释山泉山地涌出的泉水 清澈的山泉 陂月池塘印月。 宋 王安石 《步月》诗:“山泉堕清陂,陂月临净路。” 静路古代帝王后妃外出时,先派人对所经道路进行清检,以防意外,谓之“静路”。 唐 无名氏 《异闻录·韦安道》:“时 天后 在 洛 , 安道 ……怪衢中金吾街吏不为静路。” 佳境美好的境界 渐入佳境 无与(1).不给予。《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亷;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法苑珠林》卷六:“无取无与,无我所心;脱欲所须,便可提去。” (2).犹不跟,不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 王太常 ﹞生子 元丰 ,絶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因而乡党无与为婚。” 不参预;不相干。《左传·襄公十四年》:“詰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汉书·张汤传》:“ 汤 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 汤 无与也,不谢。” 颜师古 注:“与读曰豫。无豫,谓不干其事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此言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凡损於物,皆无与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赵康敏》:“公子孙自不肖,不能守此业;此宅且数易主人,与某无与。”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民声寂寥,羣志幽閟,岂以为匹夫无与于天下,尚如戴朔北之虏也。” 水西(1).泛指水的西边。 唐 刘长卿 《寄灵一山人初还云门》诗:“竹径通城下,松风隔水西。” 唐 赵嘏 《汾上宴别》诗:“一樽花下酒,残日水西树。” (2).古寺名。 唐 时胜地。包括 水西寺 、 水西首寺 、 天宫水西寺 。 唐 李白 《别山僧》诗:“何处名僧到 水西 ?乘舟弄月宿 涇溪 。” 王琦 注引《江南通志》:“ 水西山 ,在 寧国府 涇县 西五里,林壑邃密,下临 涇溪 。旧建 宝胜 、 崇庆 、 白云 三寺…… 宝胜寺 即 水西寺 , 白云寺 即 水西首寺 , 崇庆寺 即 天宫水西寺 也。” 唐 宣宗 《题泾县水西寺》诗:“ 长安 若问 江 南事,説道风光在 水西 。” (3).花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水西花,叶如萱艸,花黄,夏开。” 草垡带草的土块。 宋 王安石 《步月》诗:“呼童拥草垡,復使东南注。” 宋 谢翱 《咄咄复咄咄》诗:“咄咄復咄咄,野风吹云起草垡。” 东南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