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曹器远试临安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陈傅良 |
释义 | 送曹器远试临安二首原文大有扛鼎力,小有挈瓶智。谁当顿八纮,举以掩众器。 煌煌一百年,此道最宏被。 虽跻三事尊,亦起一艺试。 或云科目弊,此语复有味。 诗词问答问:送曹器远试临安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陈傅良 参考注释大有(1) 许多 大有作为 (2) 大丰收 大有之秋 鼎力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多蒙鼎力协助,无任感谢 小有(1).稍有一些。《易·讼》:“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宋 苏轼 《策略》:“吏民上书,苟小有可观者,皆宜召问。” (2).谓薄有资财。犹言小阜、小康。 汉 无名氏 《梁相孔耽神祠碑》:“治产小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二》:“家称小有。” 挈瓶见“ 挈缾 ”。 谁当何人。当,语助词。《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穫者妇与姑。’”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宋 王安石 《弯碕》诗:“永怀 少陵 诗:‘菱叶净如拭’。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1).何为,为什么。 唐 沉佺期 《拟古别离》诗:“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远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 (2).安得,怎得。 唐 刘长卿 《酬李侍御登岳阳见寄》诗:“谁当北风至,为尔一开襟。” 唐 韦应物 《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诗:“对酒始依依,怀人还的的。谁当 曲水 行,相思寻旧跡。” 八纮(1).八方极远之地。《淮南子·墬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殥……八殥之外,而有八紘,亦方千里。” 高诱 注:“紘,维也。维落天地而为之表,故曰紘也。” 汉 刘桢 《赠徐干》诗:“兼烛八紘内,物类无偏颇。” 唐 张碧 《鸿沟》诗:“毒龙衔日天地昏,八紘靉靆生愁云。” (2).泛指天下。《旧唐书·崔慎由传》:“早致万乘归京,以副八紘恳望。” 宋 范仲淹 《六官赋》:“王者富有八紘,君临万国。” 煌煌明亮辉耀貌 明星煌煌 百年(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三事(1).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 孔颖达 疏:“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当谐和之。”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由是五穀岁登,百瑞时见,六府三事,惟序惟歌。” 章炳麟 《辨诗》:“《九歌》者与六诗同列,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此则山川之颂,江海之赋,皆宜在《九歌》后。” (2).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逸周书·武穆》:“敬惟三事,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二和乱,三终齐。” (3).三种官职。《书·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三事,三职也。为任人、準夫、牧夫之职,故曰‘作三事’。” (4).指三公。《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孔颖达 疏:“三事大夫为三公耳。”《汉书·韦贤传》:“天子我监,登我三事。” 颜师古 注:“三事,三公之位,谓丞相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 唐 许浑 《闻开 * 相公申锡下世》诗:“位极乾坤三事贵,谤兴华夏一夫冤。”参见“ 三公 ”。 (5).三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衣和庵主》:“三事衲衣穿处补,一枝藜杖伴身闲。” 一艺亦作“ 一蓺 ”。1.“六艺”之一。指经学的一种。《史记·儒林列传》:“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 天宝 中, 汉州 雒县 尉 张涉 应一艺,自举日试万言,须中书考试。” 宋 曾巩 《读书》诗:“古人至白首,搜穷败肝肠,仅名通一艺,著书欲煌煌。” (2).谓一种才能或技艺。《后汉书·邓禹传》:“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蓺。”《诗话总龟·艺术》引 宋 李颀 《古今诗话》:“ 唐 世一艺,如 公孙大娘 舞剑, 曹刚 琵琶, 米嘉荣 歌,皆见於 唐 贤诗句,遂知名於后世。”《荡寇志》第一二三回:“虚度七十二春,自幼不成一艺。” 梁斌 《红旗谱》四:“﹝ 严志和 ﹞从此一艺顶三工,一家人才不吃糠咽菜了。” 科目(1) (2) 学术等按不同性质划分的类别 (3) 学校教学中指课程名目 (4) 古代分科取士的名目,始自隋唐 (5) 会计账目 有味(1) 指食物滋味好 这菜真有味,我爱吃 (2) 食物变质而馊臭 饭有味了,吃了会闹肚子的 (3) 有情趣 这幅小品画很有味儿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