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予长女归叔尚偕往江津作诗送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晁公溯 |
释义 | 原文薛郎吾娇客,昨肯过彭濮。相从虽云久,一岁如转烛。 外堂忽有请,归驾行当促。 自称先君子,嗣以病家督。 焉能主烝尝,我祭则受福。 吾诚爱吾女,抚视长不足。 人皆念其子,此事非我独。 敢欺泉下友,已拱宰上木。 论情夫何远,守墓亦所欲。 老夫怀津乡,山好田土沃。 寻穿蜂窠硖,但种鸦铁谷。 先营五亩宅,仗尔今往卜。 诗词问答问:《予长女归叔尚偕往江津作诗送之》的作者是谁?答:晁公溯 参考注释娇客(1) 女婿 (2) 娇贵的人 相从(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转烛风摇烛火。用以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唐 杜甫 《佳人》诗:“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清 何琇 《樵香小记·转烛》:“乃知富贵贫贱,有如转烛。” 郑振铎 《黄公俊之最后》:“世上事情如转烛,人间哀乐苦迴轮。” 外堂古代帝王陵墓中外间的墓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 秦王陵 ﹞埏门内二丈得外堂,外堂之后又得内堂,观者皆执烛而行。” 有请主人让客时惯用的客套话 行当(1) 行业。指百工技艺所做的职业 每个行当都有杰出人物 (2) 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自称(1) 自道姓名 (2) 自吹;表白 他自称能预见未来 先君子(1) 对已故父亲的称呼 先君子尝言。——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又 与先君子善 家督(1).谓长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 (2).谓家长,户主。《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家庭革命说》:“今吾 中国 普通社会之家督,其权力实如第二之君主。” 烝尝本指秋冬二祭。后亦泛称祭祀。《诗·小雅·楚茨》:“絜尔牛羊,以往烝尝。” 郑玄 笺:“冬祭曰烝,秋祭曰尝。”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立庙旧邑,四时烝尝,欢哀承祀,其如祖襧。” 明 宋濂 《故秦母夫人金氏墓志铭》:“烝尝宾燕,悉中条序。”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宗法者,敬宗而严父,寝庙烝尝,以为大典。” 受福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易·困》:“利用祭祀,受福也。”《汉书·礼乐志》:“下民安乐,受福无疆。”《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所以世人惟这等人为得天独厚,也惟这等人为受福无穷。” 抚视(1).抚养照看。《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室家者也。”《周书·卢柔传》:“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於其子。”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族子 应规 为水部员外郎……及水部没,公抚视孤幼,恩意加厚。” 清 陈裴之 《湘烟小录·紫姬小传》:“姬喜爱若所生,佐余抚视。” (2).巡视。 宋 曾巩 《代太平州知州谢赐钦恤刑狱敕书表》:“申明詔以丁寧,飭守臣之抚视。” (3).探望慰问。 宋 无名氏 《朝野遗记》:“ 重华 闻上疾,自临大内抚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果恭王之俭》:“上往抚视,王叩首衾裯间,惟谢过自责而已。” (4).犹展读。 宋 苏轼 《答苏伯固书》:“某凡百如昨,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 不足(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泉下(1) 黄泉之下,指人死后所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泉下物 (2) ;又称“泉世”,“泉壤” 老夫年老的男子自称 老夫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 好田喜好狩猎。《礼记·郊特牲》:“好田好女者,亡其国。”《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齐 庆封 好田而耆酒。” 蜂窠亦作“蠭窠”。1.即蜂巢。《三国志·魏志·管辂传》:“第二物,家家倒县,门户众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蠭窠也。” 宋 范成大 《贺乐丈先生南郭新居》诗:“会令苍苔石,屐齿如蜂窠。”参见“ 蜂巢 ”。 (2).比喻小屋。 宋 苏轼 《赠葛苇》诗:“竹椽茆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