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读书感愤四首原文四载即五十,无闻了可知。 身有俯仰责,书无毫发裨。 凝独未能弃,嗜若哥疗包。 彼哉一何智,莫或效我为。
诗词问答问:读书感愤四首的作者是谁?答:汪炎昶 问:读书感愤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汪炎昶的名句有哪些?答:汪炎昶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四载指古代的四种交通工具。《书·益稷》:“予乘四载,随山刊木。” 孔 传:“所载者四,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 禹 ﹞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復返归岳,乘四载以行川,始於 霍山 ,徊集五岳。” 唐 杜甫 《禹庙》诗:“早知乘四载,疏凿控 三巴 。” 无闻(1) 没有名声;没有成名 默默无闻 (2) 指耳聋 耳无闻,目无见 可知见“ 可知道 ”。 俯仰(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毫发 毛发,比喻些许(多用于否定式) 无毫发爽。——《聊斋志异·促织》 毫发不爽 一何 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妇啼一何苦。 莫或没有。《后汉书·应劭传》:“逆臣 董卓 ,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孑遗,开辟以来,莫或兹酷。” 李贤 注:“或,有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鬱起,其《离骚》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