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宗杲 |
释义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原文老青原,没缝罅。问佛法,酬米价。 差毫釐,成话欛。 无面目,得人怕。 诗词问答问:颂古一百二十一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宗杲 参考注释青原(1).山名。在 江西 庐山 东南。 唐 耿湋 《寄钱起》诗:“ 青原 高见水, 白社 静逢人。” 宋 戴复古 《汪见可约游青原》诗:“来访 青原 古钓磯,溪流衮衮濯龙奇。”参见“ 青洛 ”。 (2).绿色原野。 宋 杨万里 《永和遇风》诗:“未嫌春晚不多花,只爱青原緑似瓜。” 缝罅空隙。《朱子语类》卷六七:“又有説得极密处,无缝罅,盛水不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 杨用修 《词品》记 寿涯禪师 咏 鱼篮观音 云:‘深愿弘慈无缝罅,乘时走入众生界。’”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有万千机会看到那些造船工匠在太阳下安置一只小船的龙骨,或把粗麻头同桐油石灰嵌进缝罅里补治旧船。” 佛法(1) 佛教的教义 (2) 佛所具有的法力 成话犹像话。谓言语行动合理。多用于反问。 茅盾 《子夜》十四:“到草棚里去拉人!拉了一个来就赏一块钱--这样的办法成话么?” 面目(1) 相貌 面目可憎 (2) 事物的外表、形态;面貌 还其本来面目 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忠烈之面目 (3) 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 显出庐山真面目 (4) 指面子、脸面 愧无面目见人 何面目以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得人用人得当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