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村居即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陆游 |
释义 | 村居即事原文长笛圜鼙曲调新,东家西舍送迎神。不因丰岁人情乐,淡杀溪头老病人。 诗词问答问:村居即事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参考注释长笛管乐器,管身有指孔和吹孔,音域从中央C往上三个八度,外形大体与我国竹笛类似 曲调(1).指歌曲。 晋 陶潜 《闲情赋》:“曲调将半,景落西轩。”《南史·后妃传下·张贵妃》:“采其尤艷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 (2).歌曲或戏曲的调子。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有仙姬数十,奏诸异乐,婉转清亮,曲调悽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杂剧曲名》:“ 董解元 所编《西厢记》,世代未远,尚罕有人能解之者,况今杂剧中曲调之冗乎?” 吴伯箫 《北极星·歌声》:“时代变了, 延安 的歌就增加了新的曲调,换上了新的内容。” 东家西舍犹言左邻右舍。 唐 李白 《江夏行》:“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箇音书能断絶。”亦作“ 东邻西舍 ”。 宋 汪莘 《好事近》词:“东邻西舍絶经过,新月是相识。”《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田氏 抚尸大哭。少不得央及东邻西舍,製备衣衾棺槨殯殮。” 迎神旧时迎接神灵来降,以祈多福免灾的活动。迎神时,多配有鼓乐歌辞。《汉书·礼乐志》:“大祝迎神于庙门,奏《嘉至》,犹古降神之乐也。” 唐 皇甫冉 《送李使君赴邵州》诗:“城池春足雨,风俗夜迎神。”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词:“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邨社迎神鼓。” 鲁迅 《花边文学·迎神和咬人》:“迎神,农民们的本意是在救死的--但可惜是迷信。” 丰岁犹丰年。《梁书·昭明太子统传》:“去年称为丰岁,公私未能足食。” 唐 张九龄 《和崔尚书<喜雨>》:“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元史·礼乐志三》:“丰岁穰穰,延洪有引。” 人情(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2) 情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 恩惠,情谊 做个人情 (4) 赠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红楼梦》 溪头犹溪边。 唐 李端 《送客东归》诗:“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词:“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 吴伟业 《过诸乾一细林山馆》诗:“桥痕穿谷口,亭影压溪头。” 谿頭:犹溪中。 清 徐恪 《桃叶曲》:“五月南风来,谿头长莲叶。” 病人生病的人。尤指等候接受内外科医生的治疗与照料的人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