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道傍田家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司马光 |
释义 | 道傍田家原文道傍田家翁妪俱垂白,败屋萧条无壮息。翁携鎌索妪携箕,自向薄田收黍稷。 静夜偷舂辟债家,比明门外已如麻。 筋疲力弊不入腹,示议县官租税足。 诗词问答问:道傍田家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参考注释田家翁田舍翁。 续范亭 《赠朱总司令》诗:“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参见“ 田舍翁 ”。 垂白(1).白发下垂。谓年老。《汉书·杜业传》:“诚哀老姊垂白,随无状子出关。” 颜师古 注:“垂白者,言白髮下垂也。” 宋 苏轼 《求婚启》:“垂白南荒,尚念子孙之嫁娶。” 清 吴敏树 《答李香州书》:“今乃欲復入京师,以其童然垂白之老叟,与羣少年争进於 * ,此何为哉!” (2).老年人。 宋 苏轼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之四:“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緑髮新。” 萧条经济成长退缩 经济萧条 田收(1).农田的收成。《北史·室韦国传》:“气候多寒,田收甚薄。” (2).指农田的作物收割之后。 唐 贾岛 《送皇甫侍御》诗:“身泊 湘江 阔,田收 楚 泽遥。” 唐 温庭筠 《秋日》诗:“田收鸟雀喧,气肃龙蛇蛰。” 宋 梅尧臣 《田人夜归》诗:“田收野更迥,墟里隔烟陂。” 黍稷(1).黍和稷。为古代主要农作物。亦泛指五谷。《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珍黍稷之收,而不觉秀之者丰壤也。” (2).《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后因以“黍稷”为感叹古今兴亡之典。 宋 韩琦 《寄题广信君四望亭》诗:“古道入秋漫黍稷,远坡乘晚下牛羊。” 王闿运 《上征赋》:“访故 宋 之殿闕兮,宜黍稷之离离。”参见“ 黍离麦秀 ”。 债家债权人;会计学指贷方 如麻(1).形容杂乱。 南朝 梁 丘迟 《答徐侍中为人赠妇》诗:“糟糠且弃置,蓬首乱如麻。”如:心乱如麻。 (2).形容密集、多。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 元 陈樵 《山水》诗:“青山如髻树如麻,茅屋青帘认酒家。”《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玉树歌残舞袖斜, 景阳宫 里事如麻。” 县官(1) 县的地方长官 县官急索租。——唐· 杜甫《兵车行》 县官日有禀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朝廷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租税旧时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 租税从何出。——唐· 杜甫《兵车行》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