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双雁儿 自述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王哲 |
释义 | 双雁儿 自述原文意马心猿休放劣。害风姓、王名*。 一从心破做颠厥。 恐怕消、些旧业。 真性真灵有何说。 恰似晓风残月。 杨柳崖头是清彻。 我咱瓷情攀折。 诗词问答问:双雁儿 自述的作者是谁?答:王哲 参考注释意马心猿见“心猿意马” 害风谓得了疯病。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看这人絮叨叨,埋怨谁来,莫非害风了。” 从心(1).顺从意愿。 唐 顾况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诗:“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2).见“ 从心所欲 ”。 (3).由衷;发自内心。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三幕:“始终忧郁和苦闷着的他,此时方从心的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应修人 《欢愉引》:“有些人会刚象我所要地帮助我,也会从心地、不禁地顾我而美笑。” 任心。《列子·杨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 杨伯峻 集释引 殷敬顺 释文云:“从音纵,下同。” 恐怕(1) 表示估计并担心 我恐怕迟到了 (2) 表示估计,相当于“大概”、“也许” 天气那么热,恐怕就要下雨了 旧业(1) 旧日从事的事业或行业;前人的事业 放弃旧业 (2) 以前的财产 旧业无存 性真(1).性情真率。 唐 陆龟蒙 《添酒中六咏》序:“ 鹿门子 示余《酒中十咏》,物古而词丽,旨高而性真,可谓穷天人之际矣。” (2).指天真烂漫。 明 张居正 《应制题百子图》诗:“少小看头角,嬉游总性真。” (3).谓真性。《楞严经》卷三:“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五:“人生太閒则别念窃生,太忙则性真不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天囯天条书》:“天条十款当遵守,切莫鬼迷昧性真。” 有何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几日试来那几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传示、有何书信?”《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復:‘我师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难哉。 恰似正如;恰如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一朵。——徐志摩《沙扬那拉》 晓风残月(1).谓晨风轻拂,残月在天,情景冷清。常借以抒写离情。 唐 韩琮 《露》诗:“几处花枝抱离恨,晓风残月正潸然。” 宋 柳永 《雨霖铃》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清 纳兰性德 《澹黄柳·咏柳》词:“红版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2).“杨柳岸晓风残月”为 宋 柳永 《雨霖铃》词中名句,后用以指代词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莫将红豆轻抛弃,学就晓风残月坠。”《花月痕》第五二回:“对此冷艷孤芳,正好领教 梧卿 一声晓风残月哩!” (3).指婉约的诗词风格。 姚锡钧 《怀人》诗之七:“且喜词人家法在,晓风残月似 屯田 。”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有豆棚瓜架草虫的天籁,晓风残月诗人的新意,怡悦我的性情。” 杨柳(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清彻(1).清静明朗。《世说新语·言语》“ 温 曰: 嶠 虽不敏” 刘孝标 注 晋 虞预 《晋书》:“ 嶠 字 太真 , 太原 祁 人,少标俊清彻,英颖显名。”《南史·张融传》:“ 融 形貌短丑,精神清彻。”《书·洪范》“视曰明” 唐 孔颖达 疏:“视必明於善恶,故必清彻而审察也。” 明 李东阳 《嘉禾姜封君哀辞》:“﹝ 嘉禾 ﹞内秉刚毅,外鍳清彻。” (2).清而透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湍水》:“水甚清彻。” 叶圣陶 《倪焕之》四:“他看 焕之 有一双敏锐而清彻的眼睛。” (3).清脆;清晰。多形容音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造笙》:“遇吹时,飞沙於中激扬,声愈清彻。”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名臣》:“凡人耳有灵响……其后听於静中,若铃声远闻,耆年之后,愈觉清彻。”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只有打出来的骨牌拍在紫檀桌面上的声音,在 * 的寂静中清彻地作响。” 我咱我,我自己。 宋 赵长卿 《蓦山溪·早春》词:“草木自敷荣,似人生、功名富贵。我咱諳分,随有亦随无。”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兀的般言语,怎敢著我咱左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思量都为我咱呵,肌肤消瘦,瘦得浑似削,百般医疗终难可。” 攀折拉断,折取 请勿攀折花木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