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入英莪门·其二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入英莪门·其二原文区分只用柳条边,堪作金汤巩万年。 不似秦皇关竟海,空留遗迹障幽燕。 诗词问答问:入英莪门·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七 参考注释区分(1) 划分;区别;辨别;分辨 不到四岁的小孩很难区分昨天和一星期以前这种时间的差别 (2) 处理;处置 本院依法区分 柳条边清 初 顺治 间开始分段修筑,至 康熙 中陆续完成的一条柳条篱笆。也称 盛京边墙 、 柳墙 、 柳城 、 条子边 。南起今 辽宁 凤城 南,东北经 新宾 东折西北至 开原 北,又折而西南至 山海关 北接 长城 ,名为“老边”。自 开原 东北至今 吉林市 北,名为“新边”。初设边门二十一,后减为二十。每门常驻官兵各数十人,稽察出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盛京 吉林 ,则以柳条结边为界, 柳条边 依内外 兴安岭 而建。” 清 彭兆琮 《感事》诗之八:“谁持木罌渡,顿溃 柳条边 。” 蒋士超 《出关至沉阳作》诗:“ 榆关 东瞰 柳条边 , 辽海 人民异昔年。” 金汤“金城汤池”的略语 金汤非粟而不守,水旱有待而无迁。——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 固若金汤 万年极其久远的年代 秦皇指 秦始皇 。 汉 班彪 《王命论》:“ 秦皇 东游以厌其气, 吕后 望云而知所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秦皇 灭典,亦造仙诗。” 唐 李白 《大猎赋》:“虽 秦皇 与 汉武 兮,復何足以争雄。” 金 元好问 《游泰山》诗:“ 秦皇 憺威灵, 茂陵 亦雄材。”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屋上龙交生 汉祖 ,山中蛇斩应 秦皇 。” 留遗遗存,遗留 偏有留遗。——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幽燕古称今 河北 北部及 辽宁 一带。 唐 以前属 幽州 , 战国 时属 燕国 ,故名。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旦刷 幽 燕 ,昼秣 荆 越 。” 唐 杜甫 《恨别》诗:“闻道 河阳 近乘胜,司徒急为破 幽 燕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我朝定鼎 幽 燕 ,正 河 道敝坏之后,溃决频仍。”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大雨落 幽 燕 ,白浪滔天。”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