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寓意漫成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蔡必荐 |
释义 | 寓意漫成原文东邻老翁富钜万,每日关门常独饭。西邻少居钱不百,每日开筵延上客。 老翁回头问少年,君家宾客何骈阗。 少年答曰翁不知,人生许得几何时。 翁看日月如流水,牢锁黄金与阿谁。 诗词问答问:寓意漫成的作者是谁?答:蔡必荐 参考注释邻老亦作“隣老”。对邻居老年人的敬称。 元 揭傒斯 《赵孝子》诗:“隣老四面来,惊嘆未曾有。” 元 揭傒斯 《高隐君诗》:“过从止隣老,言笑若童孺。” 钜万形容为数极多。《商君书·兵守》:“四战之国,不能以万室之邑,舍鉅万之军者,其国危。”《汉书·食货志上》:“富者累鉅万,而贫者食糟糠。” 颜师古 注:“鉅,大也。大万,谓万万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阿足师》:“时 陕州 有富室 张臻 者,财积鉅万。”《二刻拍案惊奇》卷四:“父亲是个鉅万财主,有妻有妾。” 每日天天 我每日都去图书馆 关门关口上的门 西邻(1).西部邻国。 春秋 时 晋 指 秦 。《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2).西边邻居。《易·既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唐 元结 《漫问相里黄州》诗:“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开筵(1).设宴;摆设酒席。《晋书·车胤传》:“ 谢安 游集之日,輒开筵待之。”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开筵交履舄,烂漫倒家酿。” 前蜀 薛昭蕴 《浣溪沙》词:“江馆清秋缆客船,故人相送夜开筵。” (2).设置讲席。 南朝 梁 萧统 《僧正》诗:“舒金起祇苑,开筵慕 肃成 。” 上客上宾;尊贵的客人 侯生遂为上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老翁(1) 老年男子 (2) 父亲 回头(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少年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君家(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宾客(1) (2) 客人的总称 宾客盈门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3) 门客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得,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骈阗聚集一起。也作“骈填”“骈田” 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柳亚子《浣溪沙》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人生(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何时(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日月如流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明 无名氏 《三化邯郸》第二折:“日月如流不可招,富贵荣华不能保。”《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公子﹞今留 齐 七载,偷安惰志,日月如流,吾等十日不能一见,安能成其大事哉?” 黄金(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阿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辞》:“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先主 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拨转顶门关棙子,阿谁不是大罗仙。” 尹爟 《九月上越王台》诗:“空教 陆贾 降雄策,此日 佗 城属阿谁!”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