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与德洪明甫伯与暮春六日同登乌饮於浴鸦池琴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弥逊 |
释义 | 原文老怀不知春,但爱远峰碧。乘高恣遐观,未快双目击。 稍为松根坐,遂与参井逼。 女娲补天馀,坠此百炼石。 摩挲苍藓痕,上有雅沿迹。 引觞起自斟,盏面不容滴。 举头挽飞云,颇觉天半窄。 追随二三子,顾我独衰白。 向来无雩春,胜践同今昔。 偶忘千岁忧,共此一笑适。 诗词问答问:《与德洪明甫伯与暮春六日同登乌饮於浴鸦池琴》的作者是谁?答:李弥逊 参考注释老怀老年人的心怀。 宋 杨万里 《和萧伯和韵》:“桃李何忙开又零,老怀易感扫还生。” 明 阮大鋮 《燕子笺·授画》:“骨肉团聚,聊慰老怀。” 叶圣陶 《穷愁》:“况吾母饮食弗周,度其老怀必有深痛至戚,惟以爱我弥甚,故不我告。”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遐观(1).纵观;遍览。 晋 张华 《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下比有餘,普天壤以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锡皇帝,厖臣硕辅。博问遐观,以置左右。”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记》:“尚修其辞,逞怪披奇,穷精惫思,遐观千载,竟亦何裨?此谓名劳。” (2).远眺。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丰子恺 《实行的悲哀》:“有凭栏共眺者,有矫首遐观者,意甚自得。” (3).回顾往事。 宋 方岳 《郑佥判见贻辄复赓载》诗之六:“静中试遐观,一一皆自取。” 目击亲眼看到;作为目睹人在场 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庄子·田子方》 目击其事 稍为稍微 这盆海棠花长得太密了,稍为修剪一下会更好看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松根(1).松树的根。 唐 王绩 《游北山赋》:“杞叶煎羹,松根溜醥。”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木·松脂》:“松根白皮,主辟穀不饥。” (2).手指关节的隐语。《全唐诗》卷八七九载《招手令》:“亚其虎膺,曲其松根。” 参井参星和井星,位在西南方。 前蜀 杜光庭 《司徒青城山醮词》:“惟彼西南,上通参井。” 女娲补天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炼石(1).烧炼丹石。 金 元好问 《尚药吴辨夫寿冢记》:“世乃有烹金炼石,合驻景之剂;衔刀被髮,为厌胜之术。”参见“ 炼丹 ”。 (2).“炼石补天”之省。比喻挽回不利局势。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苦相投,花值繁霜候,真是愁上添愁,又无个炼石奇谋。” 摩挲用手抚摩 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后汉书·蓟子训传》 引觞持杯。语本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引壶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引觴满酌,頽然就醉。” 自斟(1).酌酒自饮。 晋 陶潜 《和郭主簿》之一:“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宋 刘克庄 《还黄镛诗卷》诗:“暮年谁可谈兹事,盎有村醪且自斟。” (2).自行裁酌。 宋 苏轼 《和陶郭主簿》之一:“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 盏面盏口平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水獭》﹝集解﹞引 寇宗奭 曰:“涂杯唇,使酒稍高于盏面耳。” 不容(1) 不许;不让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2) 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天半高空,如在半天之上 俱秀出天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追随(1) (2) 仿效前人的事迹 (3) 跟随 经常追随着他的记者们 二三子诸位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衰白谓人老体衰鬓发疏落花白。语本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至於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从老得终,闷若无端。”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二:“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明史·万象春传》:“太后父,衰白封,始赐肩舆。” 清 姚鼐 《自咏》:“故交四海多衰白,何事千秋託汗青。” 向来(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胜践犹胜游。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极人生之胜践,得林野之奇趣。” 宋 王安石 《平甫游金山同大觉见寄相见后次韵》之二:“胜践肯论山在险,冥搜欲与海争深。” 金 刘昂霄 《同敬之裕之游水谷》诗:“招提有胜践,日暮一经过;何物媚游人,微风动池荷。”参见“ 胜游 ”。 今昔现在和过去 不知今昔是何年 今昔对比 千岁(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诗文赏析【原题】: 与德洪明甫伯与暮春六日同登乌饮於浴鸦池琴侍以石上坐忘归分韵得石字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