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烟郊行宫夜坐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烟郊行宫夜坐原文别馆延缘驻六飞,夜寒深坐漏声稀。 读书旧惜心浮过,模帖今知貌似非。 窗纸明含宫蜡换,帘氍煖映地垆围。 羽林却廑随清跸,布帐宵禁朔吹威。 诗词问答问:烟郊行宫夜坐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七 参考注释别馆(1) 帝王在京城主要宫殿以外的备巡幸用的宫室;离宫别馆 (2) 别墅 (3) 招待宾客的住所 延缘(1).缓慢移行。《庄子·渔父》:“﹝客﹞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 清 陶澂 《蛮触行》:“秋林湿尽土花碧,蜗牛延缘不踰尺。” (2).与他物相连属。 宋 范成大 《桂海岩洞志》:“ 桂 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篸,森列无际。” 六飞(1).亦作“ 六騑 ”、“ 六蜚 ”。古代皇帝的车驾六马,疾行如飞,故名。《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六马之疾若飞。”《汉书·爰盎传》作“六飞”。后因以指称皇帝的车驾或皇帝。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作荐士表》:“伏惟陛下道隐旒纊,信充符璽,六飞同尘,五让高世。” 唐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之五:“六飞南幸芙蓉苑,十里飘香入夹城。”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自六蜚驻驆,日益繁盛,湖上屋宇连接,不减城中。” (2).喻帝位或皇权。《魏书·前废帝纪》:“否泰沿时,殷忧啟圣,故六飞在御,三石兴符。” 唐 欧阳询 《宗圣观记》:“迨 隋 德将季,政教陵迟。六飞失驭,四维圮絶。” (3).“六月飞霜”之省。 陈三立 《陈次亮户部以去岁五月卒于京师追哭》诗:“料难瞑目烽烟外,定有羈魂逐六飞。” (4).指飞雪。 清 褚人穫 《雪狮子》诗:“雪积广庭中,物成体自充。岂知百兽长,亦藉六飞雄。” 深坐久坐。 唐 李白 《怨情》诗:“美人卷珠帘,深坐嚬蛾眉。” 漏声铜壶滴漏之声。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之四:“有约闻鷄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读书(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心浮内心浮躁;不稳重 模帖亦作“橅帖”。照帖摹写。 清 钱谦益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一:“油素朝橅帖,丹铅夜较书。” 貌似表面上很像;外表像 窗纸亦作“窓纸”。糊在窗上的纸。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自劝》之二:“身饮数杯妻一醆,餘酌分张与儿女。微酣静坐未能眠,风霰萧萧打窗纸。” 宋 范成大 《初秋》诗之一:“急雨过窓纸,新凉生簟籐。”《隋唐演义》第七四回:“怪底小姑垂劣甚,俏拈窗纸背奴看。” 羽林禁军 清跸(1).旧时谓帝王出行,清除道路,禁止行人。《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帝暉膺顺动,清蹕巡广廛。” 李善 注引《汉仪注》:“皇帝輦动,出则传蹕,止人清道。”《周书·儒林传序》:“帝於是服衮冕,乘碧輅,陈文物,备礼用,清蹕而临太学。”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四二:“扇掩红鸞金殿悄,一声清蹕捲珠帘。”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清蹕传虚谷,灵旗隐洞房。” (2).借指帝王的车辇。 唐 沉佺期 《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不知行漏晚,清蹕尚裴迴。”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大名 河朔 之咽喉,或蹔驻清蹕,扬天威以壮军声。” 布帐(1).布制的帷帐。《晋书·元帝纪论》:“布帐綀帷,详刑简化,抑扬前轨,光启中兴。” (2).指布制的床帐。 宵禁戒严期间夜间禁止人们外出或通行 朔吹指北风。 南朝 陈 张正见 《寒树晚蝉疏》诗:“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 唐太宗 《饮马长城窟行》:“寒沙连骑跡,朔吹断边声。” 宋 梅尧臣 《李审言学士遗金波酒》诗:“朔吹卷天吼,远郊无鸟飞。”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