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服经怎么写好看:
畿服经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晋挚虞撰。一百七十卷。西晋全国性的地理志。《隋书·经籍志》:挚虞“依《禹贡》、《周官》,作《畿服经》,其州郡及县分野封略事业,国邑山陵水泉,乡亭城道里土田,民物风俗,先贤旧好,靡不具悉。”后世学者对此书评价颇高,清谢启昆称之“实后世方志之祖”。久佚。《水经·洛水注》、《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文选·南都赋》注等均有引文。清王谟有辑本一卷,收入《汉唐地理书钞》。
词语分解:
- 畿服的解释 1.指天下。后汉书·董卓传论:“ 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 李贤 注:“畿,谓王畿也。服,九服也。”2.指京师附近地区。晋书·江统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 华 同。而因其衰弊,迁之畿服,士庶翫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於骨髓。”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畿服,谓邦畿千里之内。”宋书·索虏传:“顷诛讨 蛮 髦,事止畿服。”
- 经的字典解释 经 (經) jīng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经纱
历史知识推荐:反其率术
古代算学术语。载九章算术粟米章,与*其率术相对,用于钱数少于物数之贵贱率问题,求每钱几物,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