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书衙怎么写好看:
删书衙历史词典解释
太平天国官署名。清咸丰四年(1854)设立。主管删改儒家经书。规定将其中鬼神吉凶祭祀等“鬼话”、“妖怪话”、“妖语”、“邪语”全部删除,以求合于基督教义。删改后经洪秀全审定,方可刊刻颁行。
词语分解:
- 删书的解释 孔子 删订尚书之说。据尚书璿玑钤称: 孔子 得 黄帝 玄孙 帝魁 之书,至 秦穆公 为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其中一百零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又据史记·伯夷列传 司马贞 索隐引尚书纬云: 孔子 得 帝魁 之书三千三百三十篇,删定一百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侯。 汉 之 刘歆 、 班固 、 扬雄 , 唐 之 孔颖达 等均尊信 孔子 删书之说,以为尚书源于古代史官,经 孔子
- 衙的字典解释 衙 yá 旧时官署之称:公衙
历史知识推荐:中兴五论
篇名。南宋陈亮撰。见于龙川文集。其论中兴凡一千八百余言,又有开诚、执要、励臣、正体诸论。乾道五年1169呈于孝宗;表达其抗金主张,“赤子嗷嗷无告,不可以不拯;国家凭陵之耻,不可以不雪;陵寝不可以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