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历史词典解释
其他 能看到时不拿;以后想要时,机会却很遥远难办了。宋·无名氏《张协状元》28出:“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张协状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买本看。”△多用于写要抓住机遇方面。→时不可失 ↔不失时机。 也作“见物不取,失之千里”。
词语分解:
- 千里的解释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历史典故推荐:扩而充之
扩大范围,充实内容。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端:萌芽。四端:仁、义、礼、智四者的萌芽。)朱自清论气节:“这就是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原来是论妇女的。后来却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