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安思危怎么写好看:
于安思危书法图片
于安思危历史词典解释
居安思危。《战国策.楚策四》:“虞卿谓春申君曰: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逸周书.程典》:“于安思危,于始思终。”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大雅君子于安思危,以远咎悔。”
偏正 在安定的环境中要预先考虑到可能产生的危难。《战国策·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用来提醒、劝告人提高警惕,事前预防,以免祸患。→居安思危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高枕而卧 高枕安卧 高枕安寝 高枕无忧 高枕勿忧。也作“於安思危”。
词语分解:
- 于的解释 于 yú 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取之于民”;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h.
- 危的解释 危 wēi 不安全:危险
历史典故推荐:画影图形
摹绘人的形相。古代悬赏通缉逃犯,画其面影,张贴各处以便捕捉。元.施惠幽闺记.图形追捕:“奉上司明文,遍张文榜,画影图形,十家为甲,排门粉壁,各处挨捕。”东周列国志七二回:“平王悉从其计。画影图形,访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