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辅车怎么写好看:
唇齿辅车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虢灭虞亡”。喻互相依存、利害相关的双方。郭沫若《赠朝鲜同志》诗:“援朝抗美为和平,唇齿辅车事理明。”
并列 比喻休戚相关。晋·孙楚《为石苞与吴王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用于关系方面。
词语分解:
- 唇齿的解释 1 ∶唇和齿的合称2 ∶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吴、 蜀乃唇齿也。——三国演义3 ∶议论怀着个临月身子,只管往人家里撞来撞去的,交人家唇齿。——金6*瓶6*梅
- 辅车的解释 颊辅与牙床。一说车夹木与车舆。比喻事物互为依存的利害关系。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与丞相 陆逊 书曰:‘ 杨敬叔 传述清论,以为方今人物彫尽,守德业者不能復几,宜相左右,更为辅车,上熙国事,下相珍惜。’”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垂光九野,腾响四避,辅车鼎足,槃石虎牙,世匹 周 室,基永 汉 家。”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内严体貌,增堂陛之峻;外絶缔交,去辅车之势。” 章炳麟 印度
历史典故推荐:行则思义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