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磴镇怎么写好看:
跳磴镇历史词典解释
在重庆市大渡口区西南部、长江北岸。面积49.4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跳磴场,人口3440。早年驻地旁一小河中修有石磴作过路用,俗称跳磴。清咸丰时改建石桥,取名跳磴桥,以桥得名。原为巴县辖地,1930年设跳磴乡,1958年改为跳磴公社。1982年复乡,1993年建镇,1995年从巴县划入大渡口区。产稻、小麦、蔬菜、柑橘等。有化工、机械、建材等厂。成渝、渝黔铁路经此,有公路接210国道。
词语分解:
- 跳磴的解释 亦作“ 跳蹬 ”。放在浅水中,相隔一定距离,供踏脚用的大石块。 李劼人 大6*波第二部第七章:“上渡船的地方,用几块大石头放在浅水里,作成七八步跳蹬。” 傅泽 小姐妹们:“溪里用大石块摆了一道跳磴,我们小心地从那石块上跨过去。”
- 镇的字典解释 镇 (鎮) zhèn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
历史地名推荐:竹巴笼
即今四川巴塘县西南竹巴龙乡。为金沙江重要津渡。亦为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县至西藏南路主要驿站之一。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牛古有河通舟楫,复沿山行,逶迤五十里渡金沙江,至竹巴笼,有碉房、柴草、塘铺。”“竹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