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除怎么写好看:
堂除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堂选、堂差。宋制,京官、选人一般由吏部选差,其有特殊勋劳者,得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称堂除。政事堂置有堂除簿,登记已堂除官员的出身、年龄、历任、资序、有无过犯、是否宰执有服亲属等项。堂除获差较候选于吏部为速,热中者视为捷径。应堂除人若愿归吏部注授,许升压同等名次之人,以资鼓励。
词语分解:
- 堂除的解释 1.堂下的台阶。文选·潘岳<怀旧赋>:“陈荄被于堂除,旧圃化而为薪。” 李善 注引说文:“除,殿堦也。”2. 宋 制,京官、选人一般由吏部选差,其有特殊勋劳者,得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称“堂除”。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官爵封建·堂除:“续事始曰:旧制,内外皆吏部授。自 隋 以来,五品以上官中书、门下访择闻奏,然后下制。 肃宗 復令中书,以功除官。今谓堂除也。” 宋 陈亮 吏部侍郎公德文行状:“
- 堂的字典解释 堂 táng 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
- 除的字典解释 除 chú 去掉:除害
历史知识推荐:陇西县
隋开皇十年590以武阳县改名。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属陇西郡。唐属渭州。宝应二年763地入吐蕃,遂废。北宋元祐五年1090复置县于古渭寨,即今陇西县。为通远军治。后为巩州治。元为巩昌路,明、清为巩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