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受降城怎么写好看:
东受降城历史词典解释
唐三受降城之一。景龙二年(708)朔方大总管张仁愿筑,隔黄河与胜州相对。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南黄河东岸。后属振武军。宝历元年(825)徙治绥远峰南(今托克托县西旧城囫囵大皇城)。后废。
唐三受降城之一。景龙二年(708年)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旧城南黄河北大黑河东岸。宝历元年(825年)徙置绥远烽南,即今托克托城旧城。
词语分解:
- 东的解释 东 (東) dōng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
- 降城的解释 1.征服、攻克城邑。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凡从得二千石二人,别破军十六,降城四十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2.投降归附的地方。梁书·元帝纪:“文昭武穆,芳若椒兰,敌国降城,和如亲戚。”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大抵住冬有期,防秋无警,降城三筑,质馆两开。”
历史地名推荐:东圃墟
即今广东广州市东北天河区东圃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2番禺县:“东陂堡,城东四十里。……往来大道有新墟、东图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