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书怎么写好看:
策书书法图片
策书历史词典解释
文书名。古代写于竹木简的书牍。汉代为皇帝下达的一种文书,多用于封土赐爵、任免三公。据蔡邕《独断》,皇帝命令有四,即策书、制书、诏书、戒书。策书以名诸侯王三公,其诸侯王三公之薨于位者,亦以策书谏谥其行而赐之,如诸侯之策。三公以罪免,亦赐策。
词语分解:
- 策书的解释 1.指古代常用以记录史实的简册。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仲尼 因 鲁 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 寧殖 出君,而卒自忧名在策书。” 宋 司马光 <吕献可章奏集>序:“君子之讥著之策书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诚哉是言也。” 清 何琇 樵香小记·百国春秋:“盖古史官简书、策书之分,策书详其细目,如 墨子 之所称, 左氏 据以作传者是也;简书举其大
- 策的字典解释 策 cè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 书的字典解释 书 (書) shū 成本的著作:书籍
历史知识推荐:都
①京都、国都。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孔疏:“设都,谓设帝都及诸侯国都。”释名·释州国:“国城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史记·周本纪:“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汉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