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怎么写好看:
伊水书法图片
伊水历史词典解释
①洛水支流。源出河南栾川县伏牛山北麓,东北流至偃师县南入洛水。《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二经》:“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汉书·地理志》 弘农郡卢氏县:“熊耳山在东,伊水出,东北入雒,过郡一,行四百五十里。”
②一名敷溪。在今湖南安化县东。《清一统志·长沙府一》:伊水“源出黄柏界山,东北流会沉香溪,又东至县东南会梅子溪,绕县东会岩溪,又北会仙溪入资”。
词语分解:
- 伊水的解释 伊河 。在 河南省 西部,源出 栾川县 伏牛山 北麓,东北流,在 偃师县 杨村 附近入 洛河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 蔓渠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伊水 出焉,而东流注入 洛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 伊水 出 南阳 鲁阳县 西 蔓渠山 ……又东北至 洛阳县 南,北入於 洛 。” 南朝 陈 徐陵 新亭送别应令诗:“风吹临 伊水 ,时驾出河梁。” 唐 李
- 伊的字典解释 伊 yī 彼,他,她:伊说
- 水的字典解释 水 shuǐ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
历史地名推荐:谢坊
集镇名。在福建省邵武市东南部、富屯溪西岸。属卫闽镇。人口1550。以居民姓氏名之。曾名长塔、绣溪。产稻、柑橘、油莎豆、籽瓜。鹰厦铁路经此并设站。有公路北接水杉公路。为南宋兵部尚书谢源明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