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三旗前锋营历史词典解释
又名三旗包衣前锋营。清八旗兵制之一。乾隆十三年(1748)置。掌习解马、花马箭。由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护军内选充,为三营,每营四十人,设前锋参领、委署前锋参领、前锋校、委署前锋校(每旗各二人)、蓝翎长(每旗四人)领之,而统于各旗之包衣护军统领。
词语分解:
- 内务的解释 1 ∶一国内部的事务。旧指宫廷内的机要事务2 ∶集体生活室内的日常事务整理内务
- 前锋营的解释 清 代京师禁卫军之一。分左、右两翼,各置统领,由王公大臣兼任,掌前锋政令。营兵由蒙古、满族健锐者充任,按时训练,大阅时为前锋,皇帝巡幸时为警卫。参阅清史稿·职官志四。
历史知识推荐:蝗蝻录
书名。明末清初阮大铖撰。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马士英、阮大铖专权,阮为报复打击政敌,作正续蝗蝻录、蝇蚋录,以东林为蝗,复社为蝻,诸和从者为蝇蚋,企图把东林、复社和反对自己的人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