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二十六军历史词典解释
武官名。三国魏建国前置, 掌征伐。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征孙权时以夏侯惇为之。不常设。
词语分解:
- 都督的解释 1 ∶总兵。古代的军事长官。清初总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官衔。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马副使 鸣騄? 徐任太守 民育及诸将 刘都督 肇基等皆死。——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2 ∶统率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六军的解释 1.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左传·襄公十四年:“ 周 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后因以为国家军队的统称。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且四方之寇,莫大於 河 北; 河 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 宋 范成大 州桥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廻。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清 黄遵宪 七月二十一日外国
历史官职推荐:直意将军
官名。北魏置。明元帝即位后,因王洛儿有随侍并帮助其即位之功,拜洛儿散骑常侍,并加此职。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及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皆未载。见魏书 ·王洛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