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方侍郎怎么写好看:
职方侍郎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隋代置。尚书省兵部职方司长官。二员,初为正六品上。开皇三年(583)加为从五品。大业三年(607)改为职方郎。唐武德三年(620)改为职方郎中。
词语分解:
- 职方的解释 1.古指职掌方面之官。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於天子也,曰天子之吏。” 郑玄 注:“职,主也,是伯分主东西者。” 孔颖达 疏:“是职方者,言二伯於是职主当方之事也。”明史·奸臣传·马士英:“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2.古官名。周礼夏官所属有职方氏。 唐 宋 至 明 清 皆于兵部设职方司。北洋政府初期亦设于内务部,后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 执谊 ( 韦执谊 )自卑,
- 侍郎的解释 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兵部侍郎
历史知识推荐:韦游沟
水渠名。又名韦游沟渎。在唐淮南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东南二里。开元中,县丞韦尹开。引江水至城郭十五里,溉田五百顷。贞元十六年800,县令游重彦重修,民享其利,因以二人之姓而名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