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日记怎么写好看:
避寇日记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清沈梓撰。稿本。六卷。前五卷为日记,起咸丰十年(1860)迄同治三年(1864)。另一卷为作者所著论文、传记及所抄录的奏疏、檄文。据耳闻目睹,述太平军与清军在嘉兴争战事。记载不遗巨细,亦有评论,对太平军纪律间有好评。所记太平天国兵事,多为史志所不载者。收入《太平天国资料丛编简辑》。
词语分解:
- 避寇的解释 亦作“ 避宼 ”。谓为免遭寇盗侵害而避居他处。庄子·让王:“ 吴 军入 郢 , 説 ( 屠羊説 )畏难而避寇,非故随大王也。”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清 方文 从兄浣叟令昌化又摄临安将迁馀杭赋此赠之诗之四:“我欲移家为避宼,他时不虑买山钱。” 清 李调元 避炎诗:“避炎如避寇,逐北尽投林。”
- 日记的解释 每天或经常把发生的事、处理的事务或观察的东西写下来的记录,尤指个人活动、思考或感觉的每日记录
历史知识推荐:排长
官名。清末新陆军军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排一人,正六品,副军校充,奏补。掌辖全排。